?
為了適應新時代信息化技術的未來發展,提升花都區工業企業的智能制造水平,推動產業進一步的轉型升級,2019年8月26至28日,在廣州工商學院三水校區國際學術交流中心2號樓舉辦了由廣州市花都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花都區中小企業局主辦,廣州工商學院承辦的“智能制造,領跑未來”高級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得到了花都區中小企業局和廣州工商學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8月26日上午花都區中小企業局局長吳軍平、廣州工商學院副院長喻勛良、廣州工商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副院長黃喆誠、廣州工商學院創業創新副院長曾繼安、國際智能制造產業聯盟執行主席和廣東國唐智能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出席了研修班的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后,國際智能制造產業聯盟執行主席、廣東國唐智能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山大學特聘導師李明先生,為大家開啟了研修班的首場主題分享,他為大家帶來的主題是“中小企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及案例分享”。李主席運用多年的管理和實踐經驗,為學員們正確解讀了“智能制造”。 他認為“智能制造”是考驗企業的感知能力、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的,高度精準的“人機協同”才能達到目標。隨后,李主席對企業在智能制造升級方面的現狀、問題、原則進行深入剖析,并舉出相應的真實案例,細致詳盡,學員們聽得十分投入。
企業文化的更新和人才隊伍的建設,決定了企業創新轉型的能力。8月26日下午,研修課培訓正式開始。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博導周霞教授為在場學員們帶來了“基于互聯網的卓越企業文化與人才戰略”的理論授課。周教授提出,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應對自身的文化品牌進行精準定位,并通過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擴大技術性人才隊伍,打造學習型組織來調動員工的主動積極性。
企業的轉型發展,少不了地域優勢的輔助與政策的支持。8月27日上午廣東財經大學劉蒼勁教授激情滿滿又幽默風趣地給學員們講解了有關于 “粵港澳大灣區機遇、挑戰、發展”的專題。劉教授明確指出目前粵港澳已正式從三角洲時代邁入灣區時代,企業發展應著力打造專業的服務優勢,深入實施粵港澳服務貿易專業化,打造創新驅動引擎,與國際接軌。在場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
?企業信息化發展,不僅要調整內部機制,更要時刻掌握外部環境的發展和保持學習與追逐的勁頭。在8月27日下午的進一步學習中,華南理工大學副院長、博導閆坤如教授全面分析了工業革命的發展史,強調工業4.0的技術發展應跨越工廠邊界,以信息化重塑工業格局,根據自身因素來制定相應戰略,才能在企業轉型浪潮中站穩腳跟,保持合作型的競爭思路,才能盡快跟上“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步伐。
?8月28日上午最后一天的學習里,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物聯網與大數據系主任張浩川博士,運用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許多人工智能方面的創新理念,結合AI技術的發展歷史、機遇和挑戰,為學員們分享了一堂滿滿當當的技術盛宴。張博士還提醒大家,在人工智能的熱潮中,企業技術升級應保持研究的心態,冷靜審視技術本質,與公司發展的實際相融合,提高人工智能技術水平,才能真正有效推動企業的高效轉型。
?本次研修班不僅有滿滿的理論學習還安排了學員們現場考察環節。8月28日下午,帶著這幾天學習的理論知識與思考方向,學員們第一站來到了中國(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進行了實地考察交流。在參觀的過程中,學員們更直觀地感受到了智能制造最新的技術現狀,了解更多智能制造的前沿研究成果,為日后企業的轉型升級獲得了啟迪與思考。
?當天下午考察的第二站,學員們來到佛山市南海區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現場參觀了集數控裝備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孵化、人才培養與引進等功能于一體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開放式創新型科研實體和公共服務平臺。
連續三天的研修學習,學員們紛紛表示,本次的培訓活動師資陣容強大、課程設計合理、培訓組織有序、培訓環境優雅、理論授課與現場考察結合、學員們收獲滿滿,為學員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又極具指導性和實操性的分享盛宴,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